河堤桑园亩平产出二百零七斤茧


——夏秋茧增产技术措施浅析

湘乡县农产品公司 谭靖国


  白田区沙田公社从新大队曲尺塘生产队,有四十三户人家,一百八十二人。一九七四年冬利用小沙河两岸河堤坡面植桑,现有桑园十九亩。植桑养蚕以来,蚕茧总产量和亩平产茧量不断上升。一九七九年总产蚕茧三千九百三十五斤,比一九七八年增产九百八十五斤,具体饲养成绩如下表:

  上表表明:该生产队亩平养蚕3.4张,其中春蚕0.7张强,夏秋蚕2.6张强,春蚕与夏秋
蚕的比例为1:3.4;亩平产茧2听斤,其中春蚕79斤,夏秋虽127斤,春茧与夏秋茧的比例为1:1.6,即夏秋革约占全年总产茧量的60%。因此,搞好夏秋革生产对提高全年亩产茧举足轻重。
  浅析曲尺塘生产队搞好夏秋蚕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一、注重夏秋季桑园管理,提高夏秋叶的产量和质量。
夏秋叶产量的高低,质量的好坏,是多养蚕、养好蚕的物质基础。曲尺塘生产队紧紧围
绕着这个首要的问题,采取了下面的技术措施。
  l、提早夏伐,猛攻夏秋肥。春蚕进入五令后,进行分片采叶,边来边伐,做到春蚕上
完簇,夏伐全结束。夏伐后,立即重追夏肥,并增施秋肥,一九七九年施入的夏秋肥流接
4000斤,亩平210斤,折纯N42斤。这样,满足了桑树从新抽梢恢复平衡、正常进行旺盛生
长对肥、水的需要。
  2、合理疏芽,保证条数。枝条数量的多少.与产叶量相关。在疏芽养夏蚕时,每亩留条
一万多条,平均每株不少于十条,保证了桑树的有效条数。
  3、秋季抗旱,增产秋叶。秋季常遇旱天,桑树生长速度减慢、产叶量低、目叶质易者
硬、营养价值低、对秋蚕生产很不利。因此,秋季水的作用比肥的作用更加显得重要。根据桑树“上半年攻肥,下半年攻水”的规律,采取了抗旱措施,确保秋叶增产。
  四、防治桑蓟马,保护叶质。秋季桑蓟马是桑园虫害的主要防治对象。特别在高温干旱的季节,桑蓟马繁殖很快,为害很大,被害叶片因失去水分和养分而硬化交褐色,营养价值很低,对养好秋蚕十分不利。针对这种情况,秋季进行了二个阶段喷杀杀蓟马,即夏蚕结束后至早秋蚕开始前和早秋蚕结束后至中秋蚕开始前,·用2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洒叶背,效果很好,据该队群众反映,受轻度为害的叶片,喷药后叶色有转育的现象。
  二、以消毒防病工作为中心,认真养好夏秋蚕。
  在培管好桑园,有了较多较好的桑叶基础上,如何养好夏秋蚕,达到提高亩产蚕茧的目的,又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夏秋蚕常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饲养比较困难,单张产茧量低,而且不稳定。该生产队由于采取了以消毒防病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了饲养管理,一九七九年夏秋蚕单张产量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看出:除晚秋蚕外,单张产茧水平都较高。据调查了解,去年晚秋委产量低为普遍情况,很可能与当时饲养的671·东肥X华合相关联。(该队一九七八年晚秋蚕单张产茧达65斤)
  1、彻底消毒,认真防病。消毒防病工作做到认真细致,全面彻底,每次养蚕前后,室
内外先打扫干净后,四壁用石灰浆粉刷,再用 1%有效氯漂白粉液消毒四壁和地面,小蚕县先洗净后再行煮沸消毒,大蚕县水洗后 1%有效氯用漂白粉消毒时,在室内进行,并保持 3 0分钟以上湿润时间。每龄起蚕及大蚕期隔天用漂白粉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蚕沙及时清理,不随意乱倒。
  2、降温防热。白天室内用清水喷洒防止高温闷热,大蚕期用清水添食桑叶,增加食下
最。
  3、保护蚕种,精养小蚕,管好大蚕。夏秋季蚕种往往由于受到86F以上高温的影响
而造成死卵、孵化不齐、蚕儿饲养困难、产量低。为了避免高温对蚕种的影响,蚕种领回来后,摊放在蚕篙上,蚕篙距地面一尺多高,关闭室内门窗,室内用清水补湿,过于干燥时,蚕种还加盖~个补湿的蚕篙。养好小蚕是关键。夏秋蚕早上四时感光,七时收以,避免了妇温。用网收法收蚁,避免蚁蚕受伤。小蚕采用薄膜覆盖四回育,防止桑叶凋萎。加强小蚕期眠起处理,严格提青分批,切食偏早,防止蚕儿饥饿。大蚕期让蚕吃饱吃好,并十分注意既良桑饱食,又节约用桑,充分提高了桑叶的利用率。坚持灭蚕蝇添食,防止蝇蛆为害。
  4、预防农药中毒,保证蚕作安全。曲尺塘生产队桑园与水田相接。夏秋季正当大田频
繁使用农药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蚕儿农药中毒。他们通过三个措施预防了蚕作事
故。一是靠桑树一边的水田使用水剂农药,二是分片采叶,即来时后再进行农田杀虫,三是鉴定桑叶是否被农药污染,先采少量叶片喂蚕,看蚕儿是否中毒,然后再采叶喂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