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个新的蚕品种—(539 × 7532正反交) |
省蚕科所情报资料室 539× 7532(正反交)是广西蚕业指导所近年育成的一个新品种,我省一九七八年早秋引进后进行多点生产鉴定,结果养蚕成绩优良。一九七九年早秋,继续扩大生产鉴定范围,并同时试行推广九千余张,普遍获得养蚕单位的好评。 539 × 7532是含有多化性血统的二化性夏秋蚕用种,茧形椭园,茧色纯白,具有体质强、抗高温、经过短、用桑少、丝量多的优点。在一九七九年早秋全省十三个鉴定点的比试中,除二个点平均每张种产茧量比华十 ×川一对照种少 2%--3%外,其余十一个点均表现增产,张种产茧增加19.95-26.16%,张种用桑较对照种减少15%以上,担桑产茧量提高26.8 4---37.73%,茧层率达20-21%,较对照种净增1--2%,单茧丝长增加150--170米,解舒丝长几乎增加一倍,茧价提高一至二级,担桑产值增加35.61-51.08,早秋蚕期经过18-19天,比对照种短二天左右,眠起发育齐一。在气温不太高,但叶质稍差的中秋期饲养,产茧量亦高。一九七九年中秋汉寿县蚕桑试验站四队饲养539 × 7532五十张,平均张种产茧68.5斤,较同期饲养的川一×华十对照种张种产茧提高39.2%。 对这个新品种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下列各点: 一、该品种蚕儿发育成长快,要及时扩座匀座,坚持做到小蚕期蚕不碰蚕,大蚕期蚕不压蚕。 二、该品种对叶质的适应性虽然较强,但一、二龄仍应选来适熟偏嫩桑叶喂给为好,由于蚕儿食桑快,食性猛,要注意让蚕儿充分饱食。 三、该品种具有老熟齐快集中,吐丝营茧迅速,熟蚕喜乱爬吐平板丝及游山蚕多等特点,要注意及时拾熟上簇,上控密度宜适当偏稀,特别要选用簇技较密、易找营茧位置的蜈蚣簇或摺簇等簇具。在上簇期间,每天上午要安排劳力及时将游山蚕拾出重新另行上簇,据浏阳县北盛公社大江大队后垅生产队介绍,一九七九年早秋蚕该队第一组及时抬出游山蚕另行上簇,结果较没有拾游山蚕的第二组平均张种产茧量提高10斤,平均张种茧款收入增加近2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