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植桑养蚕是发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剪市六队社员植桑养蚕调查
              桃源县农业局经作股

  桃源县喜雨公社剪市大队第六生产队,共二十一户,一百零二人,水田一百零一亩,旱土三十亩,是一个人多田少,收入不多的生产队。近年来,建立了统一经营,联产到劳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社员积极性空前高涨。随着劳动效率的提高,部分劳力用于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蚕事业。去春有十一户社员利用自留地和屋前屋后“四边”植桑三千四百株,最多的达六百株。在大队蚕场支持下,去年十户社员养春、秋蚕种十三张,共产茧八百三十八斤,收入一千四百二十二元,得鲜蚕粪二千六百斤,桑渣残叶(猪饲料)六千五百斤,奖售化肥八百三十斤。扶养蚕农户计算,每户平均产茧八十三点八斤,收入茧款一百四十二点二元。今年九户社员饲养春蚕七张,产茧五百零七斤,收入茧款七百九十二元,十一户计划养秋蚕十张,预计可产茧六百余斤,收入八百四十元,全年共产茧一千一百多斤,收入一千六百多元,按养蚕户计算,每户平均产茧可达一百多斤,收入一百六十多元。社员喜气洋洋,深有感慨的说:“要想家庭富,就要多养蚕”。

一、个人栽桑养蚕是发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该地养蚕历史悠久,有传统习惯,直到现在还流传着“纺纱不如勤喂蚕,四十五天得现钱”的谚语。
  l、植桑养蚕对国家贡献大。蚕丝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国防和医药卫生不可缺
少的物质,又是我国大宗的传统出口商品,驰名中外,出口价值高,换取外汇多,大力发展个人栽桑养蚕,增加生丝出口,对于促进我国外贸事业,支援四化建设作用很大。
  2、植桑养蚕,花工少,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大,是农村发家致富的一项好
副业。每个农户植桑五至六百株,栽下后当年秋季就可采一部分桑叶养蚕。三、四年后只要培育管理好,就可养蚕四、五张,产茧二百至三百斤,收入四百至五百元。另外还可得桑枝一千五百斤,每张蚕可得二百斤鲜蚕粪或六至七百斤蚕沙残叶,每百斤鲜蚕粪相当于七点二斤硫酸铵,一点七斤过磷酸钙,十斤草木灰的肥效。一季蚕从收蚁到结茧只二十多天,饲养一张蚕种只需十多个工,成本十五至二十元,是农业生产中周期最短,花工少,成本低的项目,每年六至十月,月月卖蚕茧,月月有收益,月月有肥料。
  3、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随着联产到劳责任制落实,劳动效率大提高,有了更多的剩
余劳力和劳动时间,养蚕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好途径,一至四令期可利用早晚时间或辅助劳力来采叶养蚕,五令期需要较多的桑叶时,全家老小可以打突击采叶。
  4、桑树适应性广,不与粮棉争地。社员屋前屋后,自留地、空坪隙地、外河洲土,沟
港废堤,缓坡山脚等地,都可栽桑,同时还可以绿化环境,保持水土,改善农业小气候,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
  5、个人养蚕,蚕室蚕具矛盾小,一户一次养一至二张蚕种,可以不需添置很多蚕具,
成本低,矛盾少。

二、个人植桑养蚕是怎样搞起来的

  该队社员历来有养蚕的习惯,但由于左倾思潮干扰破坏,过去把正当的家庭副业栽桑养蚕作为资本主义尾巴砍掉了。粉碎“四人帮”后,对发展个人植桑养蚕仍然心有余悸,部分社员想养不敢养,全队仅有一户养蚕。但由于自留地少,无地植桑,光靠偷大队蚕场的桑叶喂蚕,结果是蚕儿饿食、体弱病害多,产茧少,收入不大。针对这一情况,大队付支书陈金明同志和队委会因势利导,及时采取了三点有效措施,用政策的威力来推动社员个人植桑养蚕的发展。
  l、政策兑现暖人心。一讲党的政策,二讲个人植桑养蚕的意义,鼓励社员充分利用屋
前屋后,空坪隙地、自留地进行栽桑养蚕,除按政策规定自留地由原米的每人七厘,扩大到一分,还将河坡低土十四亩,增拨给社员发展植桑养蚕,并要求每人植桑二百株,同时规定谁栽谁养蚕,任何人不得干涉。
  2、干部带头,典型引路。要想个人植桑养蚕大发展,大队付支书陈金明,全家五口
人,自留地五分多,去春以来除一分多地留作自食蔬菜外,其余部分和屋前屋后,栽上了从外地花三十元钱买回的良种桑苗六百株,由于精心培育,生长良好,当年养蚕一张半,产量七十五斤,收入一百三十八元,今年春养蚕一张,产量八十一斤,收入一百四十一元,还计划养秋蚕两张,预计产茧一百二十斤,收入一百八十元,全年可得蚕茧二百零一斤,收入三百二十一元。人平产茧四十多斤,收入六十多元,为了更好地发展蚕桑生产,今冬计划新栽桑树一千株,力争三年后向国家贡献蚕茧三百斤,收入五百元。农户聂丽蓉全家五口人,去春用自留地植桑三百株,由于底肥足,科学管,桑树条多枝粗,产叶多,当年养秋蚕一张,产茧五十二斤,收入九十四元。今春养蚕一张,产茧九十四斤,收入一百六十四元,还可养秋蚕一张,预计产茧六十斤,收入九十多元,全年可产茧一百五十四斤,收入二百五十四元,今冬计划栽桑一千株,现自有实生苗五千株。
  由于干部带头,典型引路,做到看有样板,学有典型,从而大大鼓舞了社员个人植桑养蚕的积极性。
  3、辅导技术,普及提高社员植桑养蚕水平。为了帮助社员栽好桑,养好蚕,提高亩桑
产茧量,增加收入,队委会聘请了两名有植桑养蚕经验的社员进行传授植桑养蚕技术,并组织社员互教互学,总结交流经验,从而使大部分社员基本上都掌握了桑树栽培管理和养蚕技术。

三、个人植桑养蚕今后的几点打算。

  该队个人植桑养蚕仅仅只是开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缺桑苗、缺技术,特别是小蚕的技术。他们说:“为了进一步发展个人植桑养蚕,打算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育蚕必须先育桑。桑树是养蚕的基础,要想多养蚕必须多植桑,多植桑就必须多育
苗,切实搞好桑苗繁育工作,做到自繁、自育、自栽。全队计划新栽桑树二万株,达到人人植桑,户户养蚕,户平植桑一千株,力争三年后,每户平均向国家贡献蚕茧一百五十斤,收入二百四十元,五年后每户平均向国家贡献蚕茧二百斤,收入三百元。
  2、普及科学植桑养蚕水平,积极推广新技术,努力提高亩桑产茧量。①加强技术培
训,提高社员科学植桑养蚕水平。②为了养好小蚕以队建立小蚕共育室,推行小蚕坑床育,共同养到三令,然后发放到户个人进行分养,这样达到省桑叶、省工、省成本的目的。解决各户缺养小蚕工具和养不好小蚕的困难。③改革簇具。积极推广拆簇结茧,提高蚕茧品质。
  3、切实加强领导,积极扶持。队委会要积极帮助社员解决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如资
金、种子、种苗、农药、设备等。并在抓好粮食的同时,确定一名干部兼管这一工作,使之加强领导。

                           一九八一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