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桑园建设上的几点体会 |
浙江省吴兴东风蚕种场 我场现有桑地六百二十亩,其中投产面积五百另三亩半。建场二十多年来,在桑园建设上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反面经验很多。因建场初期是在大跃进阶段,就在原来丘陵山地上栽种的,土质较差,没有平整土地及增加水利设施,是靠天桑园,一遇到灾害性天气,桑叶就要减产,并直接威胁着蚕作的安全。如一九七八年秋期遇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秋叶产量平均亩产仅三百九十八斤,而且有二百亩桑园全株脱落,造成严重缺叶而买叶养蚕,生产成绩极差。得了这个严重教训,当年我们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着手搞桑园基础建设。通过两年来的努力,使我场的桑园面貌有所改变,提高了抗旱能力,桑树长势开始好转,桑叶的产、质量也有所上升。现把我场的桑园建设情况向同志们汇报如下: (-)、狠抓水利建设,搞好水利设施。 我场大片桑园都是黄土丘陵偏酸性土壤,保水性差,夏秋期三天无雨,桑叶就开始萎 (二)、进行土地平整增挑客土,改良土壤。 我场的桑园是在五十年代中期从一片坟墩荒草地中栽植起来的。全场六百二十亩桑地,土层厚薄不一,有部分桑园,表土不到三十公分,下面又是有乱石块,保水保肥能力差,由于高低不平,一下雨土肥流失很大,桑根外露,桑树长势逐年衰退,产量上不去,有的地块春叶产量只有八百余斤。前几年虽然搞了部分“三保”地,产量上去了一点,近来又下来了。我们根据这种状况,采取一挑二改三增的办法。一挑,就是挑上“客土”,通过调查测定,有机质、全磷、速效钾含量都比桑国土壤高,·泥土挑进桑园两年共挑二百七十五亩,累计十三万七千五百多担泥土,通过实践对增产桑叶提高叶质有了效益。二改就是改造平整,把产量低、品种不纯,地块小,高低相差较大的十三块桑园进行平整改造成六块新桑地,搬动土方一万七千多方,化了八千五百工,已改造好新桑园一百一十九亩半。三增,就是增施石灰。我们近两年来每年施石灰五十吨左右,平均亩施一百五十斤,有利中和酸性土壤,达到增强团粒结构。 (三)、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特别是蚕种生产,非但要有一定数量的肥料,而且对有机肥的要求更加迫切。我们采取“养、种”的办法。自养湖羊五百一十四头、猪十四只,每年可施二百余亩。全年坚持二季绿肥,各种红花草、蚕豆,夏种红豆和羊角豆,增加有机肥料。同时,每年向农村以化肥调并肥和羊肥以补充有机肥料的不足。 (四)、狠抓虫害的防治,减少意外损失。 随着大自然生态结构发生了变化,近年来,桑园虫害有越来越多的趋向。如在一九八0年三月二十四日,十天时间内,共捉三令尺蠖十一点五七斤,估计有二十五点四五四万条。又如一九七九年秋,桑蓟马危害达四百多亩,严重的有一百多亩。我们抓住诱发期,用药剂和人工捕捉进行防治,打得稳、准、狠。一九八0年全年桑叶增产幅度较大,产叶量超计划百分之十二点九八,亩产达到二十六点另二担(每亩羊叶一百一十七斤不计在内),比历史上最高一九七七年二十一点六担,增加百分之二十。其中春叶每亩达十二点三八担,比七九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十四点六,秋叶每亩十三点六四担,比七九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二十四点九。担桑成本比原计划下降百分之十六点七。蚕种生产超额完成任务,原种计划一万二千九百另五张,实际生产一万四千四百五十六张,超计划百分之十二,普通种计划五万六千八百五十张,实际生产六万六千六百张,超计划百分之十七。茧质、卵质有所提高,克蚁制种提高一点八七张。杭七杭八达到十八点八七张。各项生产成本下降,利润比计划五千另三十八元增加四万二千四百九十六元三角九分。 (-)改变桑园面貌,必须要有雄心壮志。 我场在水利建设上过去也曾搞了几次,化了资金和物资,但没有下决心解决根本问题。一九七八年秋期的大旱,经不起考验,暴露了很大弱点和问题,造成二百亩桑树全株脱落,直到去年才恢复元气。买叶养蚕的教训是很深刻的,迫使我们下定决心,丢掉幻想,横下一条心,把桑地水利建设彻底解决好,于是我们全面进行测量。作出规划,分期实施。在第一期工程中碰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物资上没有计划供应,碰了很多壁,我们再三争取领导重视,进行具体落实。第一期工程化了一年多时间完成主体部分,紧接着第二期工程着手动工,由于决心大,抓得紧,到目前为止桑园可灌面积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即使再碰到一九七八年一样的大旱,也不成大的问题了。 (二)领导要亲自动手,深入实际。 这个水利工程的投资大,工程任务重,我们又缺乏资料和经验,有许多问题难于下手。如资金、材料、安装等问题都得场里几个领导亲自出门求援,跑了十几个单位,从新安江、安吉等地落实了高压管。管道“四通”和“三通”都解决不了,只有自己试制模型请兄弟单位协助。由于领导经常出入工地,有了问题能及时发现,就能及时解决。因此各期工程比原计划提前完成使用。 (三)要尊重科学,实行科学培桑。 我们桑树大部分已有二十几年的树令,又加上土层薄、肥力差,按照通常培育管理的办法,要增产是困难的,经过调查在肥料上就有很多文章可做,如肥料的品种、施肥的时间,施肥的方法,一次的施入数量等等,我们重点抓住这个“肥”字,采取适时施肥、合理施肥,做到施足各肥,适量施好春肥,重施夏伐肥,少施秋后肥。各次施肥的数量是,冬肥,每亩羊肥四十五担或饼肥三百斤或蚕沙八十担;春肥,稚蚕用叶施氯化钾十二斤,钙镁磷三十五斤,壮蚕用桑施氯化钾十五斤,钙镁磷四卜斤,尿素二十斤;夏肥,施菜饼二百斤或羊肥三十担,钙镁磷四十到四十五斤,尿素二十斤,氯化钾二十六斤;秋肥是延迟硬化为目的,在八月上旬少量施尿素,掌握在百分之五十桑地的面积。全年氮、磷、钾比例推蚕用叶为5:4:4,壮蚕用桑为5:32:47。在肥料上我们还搞了增施磷钾的试验,对蚕期生命率、健蛹率、发蛾率有提高的倾向。看来在肥料上还有新的东西要进行不断摸索,使能真正做到科学施肥,合理施肥。 (四)要搞好管理,建立生产责任制。 这也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向兄弟场学习。现已初步摸索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生产责任制,做到生产有指标,劳动有定额,质量有检查,发挥每个职工的劳动积极性。79-80两年我们得到扭亏为盈,两年累计十万元以上。所以搞好管理也是搞好蚕种生产的重要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