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农家养蚕的蚕病防治

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吴若云 贾孟周

  生产责任制以后,广大农家栽桑养蚕,要取得蚕茧丰取,抓好蚕病防治,是亟待解决的生产问题。笔者从一家一户养蚕的实际情况出发,就蚕病防治的主要途径作以介绍。供广大蚕农参考。

            一、加强养蚕前蚕室蚕具的消毒

  蚕室是蚕儿生活的场所,搞好蚕室的消毒防病,是杜绝病原传染的关键措施。从农村单家独户养蚕的实际情况出发,蚕室的消毒应抓好六个方面,即抓好“扫”“刨”“填”“洗”“刷”、“消”六个字。
  ”扫”:是指对蚕室内外,室内上下,左右进行彻底的大扫除。
  “刨”:是指泥土地面的蚕室,刨去一寸厚的脏土地面。
  “填”:是指在刨去旧地面的基础上,垫上一层干净新土,并鼓实压平。
  “洗”:是指用清洁水把蚕堂内外门窗洗涤干净。
  “刷”:是指用20%的新鲜石灰浆,把清扫干净的蚕室里墙壁彻底刷新。
  “消”:是指用1%的有效氯漂白粉液,对整个蚕室进行喷药消毒。
  蚕具是经常与蚕体直接接触的养蚕工具,如果蚕具带有病原体,势必引起蚕病发生;所以在进行蚕室消毒的同时,还要搞好蚕具的消毒。蚕具的消毒要坚持做到五个字,即“泡”“刷”“晒,,“煮”、“消”。
  “泡”:就是把各种大小蚕具,浸泡在清水中(以流水为最好),并要求浸泡时间在两小时以上。
  “刷”:就是把浸泡过的蚕具在流水中刷洗干净。
  “晒”:就是把刷洗干净了的蚕具,置于阳光下,进行日光消毒。
  “煮”,就是把蚕筷、鹅毛、网等小蚕具进行煮沸消毒。
  “消”:就是指用1%的有效氯漂白粉液,对蚕箔。蚕架,给桑篓等大蚕具进行喷雾消毒。

             二、抓紧养蚕结束后的消毒防病

  每次养蚕、采茧之后,遗留下很多病蚕尸体、蚕粪、霉烂蚕茧等,存有很多病菌,都应及时处理,防止病原扩散。凡用过的草簇草网,若需继续使用者应经漂白粉消毒和爆晒后,集中保存。蚕室、上簇用具等也要打扫清洗,再行消毒处理。

           三、精心饲育管理,提高蚕儿抗病能力

  (一)确保良桑饱食 重视眠、起处理。
  桑叶是蚕儿的粮食,所以桑叶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蚕儿的要求,可以起到增强蚕体体质和抗病能力的作用。特别是抓好小蚕用桑,选用适熟良桑更为重要,小蚕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以保证桑叶新鲜,并做到给桑均匀,勤扩座匀座,使蚕儿吃饱吃好。同时,还要做好桑叶的采、运、贮。大蚕期食桑量大,必须做到合理采贮,防止桑叶萎凋和蒸热,使蚕儿充分饱食良桑,体质强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搞好蚕室里温、湿、气等气象环境的调节,对增强蚕体健康防治蚕病发生也有重要作用。根据不同龄期的蚕儿对气象环境的要求不同。小蚕在25-27℃条件下饲养为好,防止低温干燥,大蚕则以23℃左右为饲育适温,防止高温多湿。我省春蚕期气温偏低,小蚕期必须加温保温;而夏秋期,常有高温多湿,高温闷热或高温干燥等恶劣气象环境出现,加之夏秋期桑叶质量较差,故易发生蚕病。因此,在养蚕中应针对实际出现的不良条件进行调节。尤其是大蚕期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大蚕风养”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在蚕儿的发育阶段中,眠蚕和起蚕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抵抗力最弱;如果在养蚕中眠、起处理不当,将会影响蚕体健康,容易感染蚕病。在蚕儿就眠之前,应充分使其饱食就眠,眠中蚕座必须保持干燥,防止高温。眠中温度一般要求比前一龄饲有适温降低1℃,起蚕之后要求升高温度,适时饷食。饷食桑叶要选用适热偏嫩桑叶,起除操作要轻细,避免蚕体受伤,在眠除和起除时,注意淘汰迟眠蚕和病弱蚕。
  (二)注意清洁卫生,坚持蚕体蚕座消毒如前所述,养蚕人员的操作、活动,往往
成为病原传播,扩散的媒介。注意清洁卫生对蚕病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一家一户养蚕,更应坚持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具体要求做到如下五点。
  1.切桑、给桑前,除沙后要洗手,进出蚕室要换鞋或蚕室门口放新鲜石灰粉,进出时踏石灰,将鞋底消毒。
  2.贮桑地点和用具要保持清洁,每隔一个蚕龄后,用1%的有效氯漂白粉液或五箱的新鲜石灰水进行消毒。采桑、给桑用具与贮、运蚕沙的工具要严格分开。
  3.病死蚕要放入石灰粉消毒缸中,切勿用病蚕喂鸡养鸭。
  4.堆放蚕沙的地点应设在离蚕室50米以外的下风处,桑园施用蚕沙要充分腐熟。
  5.定时进行蚕体蚕座消毒,蚕体蚕座消毒药剂有漂白粉防僵粉、新鲜石灰粉和防消散防僵粉等。在每一令的眠除和起除时进行,一旦发现病蚕或环境湿度过大时,每天都应进行一次,以减少蚕座病原的传染。

           四、防除桑树害虫,防止农药中毒

  桑树的主要害虫,如野蚕、桑毛虫、桑蟥,桑尺蠖等都可以患与家蚕相同的疾病,可
以传染给蚕。在养蚕中,应尽量不用或少用被害虫污染了的桑叶。
  千家万户养蚕,要重视防止蚕儿农药中毒。因此,桑园用药防治病虫一般应在养蚕前二十天进行,桑园邻近农田作物施药也要特别注意切勿污染桑叶。此外,家中所用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农药及器械也应妥善保存,切勿放入蚕室。万一发现蚕儿农药中毒后,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者将蚕儿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也可将蚕儿在冷水中浸一下,然后在阴凉通风处,喂上新鲜桑叶,部分中毒轻的,还可以苏醒过来,继续食桑,在精心饲养管理下方能恢复正常。

           五、搞好药物治疗,减轻蚕病损失

  防治蚕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应用药物预防、治疗蚕病,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氯霉素对病毒病,细菌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四川省蚕研所制造的“蚕研二号”、成都蚕药厂生产的“灭菌灵”、“蚕用氯霉素”,广东等省的‘’灭蚕蝇”等药物对预防和治疗蚕病都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