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 乡 秋 蚕 布 局 浅 议

                                      湘乡农业局  周正天

  湘乡目前采用的春、夏、早秋、中秋、晚秋五批养蚕布局,主要是从缓和蚕室蚕具紧
张,及全年充分利用桑叶增加蚕茧总产的愿望而安排的。如全面考虑,权衡利弊,三批秋蚕时间布局尚欠妥当:
  一、早秋壮蚕遇高温。按现行布局,早秋蚕在7月10—15日出库(我县安排一般偏迟,在7月13—15日),收蚁在7月22-24日,7月31-8月2日前后进入四龄,大蚕期,特别
是五龄蚕处在全年温度较高的8月上旬,尚欠合理。
  童阅湘乡气象资料:
  1.1959-1982年, 8月上旬旬平均气温最高为32.1℃,最低为26.9℃,二十四年平均为29.8℃,仅稍低于7月下旬的30℃,而高于8月中旬的28.3℃ 。
  2.1959-1982年, 二十四年间,7月下旬至8月中旬,日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上
旬,平均为37℃,汉低于7月卜旬37.2℃,而高于 8月中旬35.6℃。
  3.1959—1982年,二十四年间,8月上旬出现≥35℃的天数平均为4.75蚕,仅少于7月下旬5.87天,而多于8月中旬的2.46天。
  8月上旬的高温与五龄蚕的生理要求不相适应。如果把早秋蚕推迟7天左右,到7月20
日后出库,蚕儿进入四龄则在8月7日以后,五龄就推迟到8月7日以后,就能避开不利的
高温气候,气温就要低一些,≥35℃的高温气候就不常见了。中秋蚕也相应推迟,并拉长与早秋的间隔时间,到8月25日以后出库,中秋蚕五龄就推移到9月17日一2O日以后,气温条件就较理想了。从1959- 1982年二十四年的九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2.2—23℃。
  二、蚕批紧接消毒忙。三批秋来安排过紧,每批秋蚕出库发种与上批蚕营茧,采售茧重迭或接近(见表1)。上批蚕正处在采售茧前后,还不能或来不及清洗消毒,下批蚕种即已发来,到收以蚁仅5—6天,时间紧迫,消毒不彻底,这是秋蚕容易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桑树休养生息时间短。现行秋蚕布局紧凑,虽然充分利用了桑叶,增加了蚕茧总产。但桑树很少休养生息,容易早衰造成减产。当前对桑树重“采”轻“养”现象很普遍。大蚕期常过度采叶。据科研部门调查,桑树的根毛根尖在采叶后第二天开始,逐渐全部枯萎,要八天左右才能再生新根,要十五天左右才能恢复正常生长。采叶后,桑树所留幼叶光合能力微弱,桑树恢复生长及叶片增长到光合作用较旺盛时需一段较长时间。从春蚕到晚秋,养蚕批次安排过紧,桑树恢复生长后进行养分贮备的时间很短。桑树虽在晚秋后尚有一段(约一个月左右)恢复生长贮备养分的时间,但此时气温已低,生长量很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县秋季常出现干旱,特别丘陵旱土桑园,大多在晚秋期间就已封顶,晚秋后顶端很少伸长,而原保留的叶片多已老化,光合能力微弱,如果采叶过度,又会造成腋芽萌发而消耗养分。长此下去,树势已逐年下降,不少桑园出现发条少,枝条短细,无效条多的情况。

  四、晚秋蚕生产条件差。从我县历年晚秋蚕生产情况(见表2)看出:从70-82年13年间养晚秋蚕11年,其中,有两年(70年、74年)晚秋蚕张种收茧量高于全年平均值,占养晚秋蚕年数的18.18%;有4年(74、76、77和82年)晚秋蚕张种收茧量比上年增产,占36.36%;有6年(72、75、76、78、79、80和81年)晚秋蚕张种收茧量比上年减产,占54.54%。根据养蚕情况和气象资料(见表3)分析认为:70、74和76年晚秋蚕饲养量少、分别只有10张,32张和48张。76和82年,9—10月降雨量分别为145.1毫米和302.7毫米,分别占当年降雨量的12.64%和21.43%未出现旱情,一般桑园土壤湿润,桑叶质量较好,故晚秋茧增产,张种收茧量减产的6年都是气候条件较差,其中72年和81年是低温多湿;75、78、79、80年四年是不同程度的干旱,只有77年是在晚秋前期干旱的情况下增产。从以上情况可看出:晚秋茧产量的增减与高低,除与技术和设备的优劣有关外,气候条件是主要因素。从1959-1982年二十四年间。9月下旬一10月晚秋茧生产气候条件较好的是63、76和82年,只占12.5%,72年和81年两年低温多雨,占8.3%;70年气候干燥,占4.2%;其余18年都是不同程度的干旱,占75%,显然晚秋蚕生产气候条件不好。

  五、晚秋蚕收益少,桑树损失多。我县晚秋蚕生产不稳定,但为了增加全年蚕茧产量,而不惜增加养蚕成本,不顾桑树长远稳产高产的利益,这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
  综上所述,我县秋蚕时间布局欠妥,形成生产条件与蚕、桑的生理及生长发育不相适
应;增加了秋蚕发病的潜在危险;造成桑树长势下降,给蚕茧高产、稳产和持续增产带来了困难。有必要研究和调整我县秋蚕的布局(见表4):三批秋蚕可调整为二批,早、中秋蚕期推迟,拉长各批的间隔时间,晚秋蚕生产条件差,可放弃不养。这样,月秋蚕避开了高温,中秋蚕气温条件较理想,各批间隔时间长,有利长彻底消毒防病,桑树有较长时间恢复生长和进行较旺盛的光合作用储积养分,有利当年增产秋叶,特别是晚秋不养,可确保恢复树势储足养分,为来年春蚕和多圻持续增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