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与 粪

湘潭市供销社 谭靖国

  蚕儿食桑后,最后的残余物形成蚕类排出体外。蚕儿食下大量的桑叶,也排出大量的蚕粪。蚕儿和蚕粪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蚕粪判断蚕儿的健康状况和合理处理蚕粪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了解一下蚕粪是十分有益的。

             一、蚕粪的形成和排粪过程

  正常的蚕儿食桑后,桑叶经过中肠消化吸收,残余物进入后肠,后肠中的结肠有六条纵沟,由于肌肉的压榨作用,使残余物紧密团聚,开始形成是六角柱体形的粪粒,随后,进入直肠,再经直肠压榨和吸水,形成一粒一粒的比较紧实的蚕粪,排出体外。
  蚕儿食桑后,食片在消化管内的通行速度较缓慢,据有关资料报导:二龄蚕食桑后的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第九腹节,三龄蚕需要三个小时才能到达第九腹节,五龄蚕则需要五个小时才能到达第九腹节。从食桑到开始排粪所需的时间,一般二、三、四龄蚕约三个小时,五龄蚕约五个小时。

             二、健康蚕与病蚕蚕粪的区别

  健康蚕儿的粪粒都有一定的形状、紧实度和颜色,其形状为短的六角圆柱体,上有六条纵沟,且有较细的分节横纹,粪粒较硬实,一般是黑色。
  除催眠蚕和将熟蚕外,虚弱的蚕儿,由于消化管机能衰退,排出的粪粒形状不正常,或松软呈绿色。蚕儿染病后,有的停止排粪,有的连续下痢以致使尾部常见污染。最常见的是粪粒失去正常形状和颜色,或数粒相连成串,最严重的排泄大量水粪,所以,我们可以用蚕龚来鉴别蚕体的健康状况。

             三、农村几种常见病蚕的蚕粪

  不同的病蚕排出的蚕粪也有不同,一般中肠型脓病蚕的粪粒变形且有粘性,颜色微绿或乳白色,且较软,病毒性空头病蚕,盛食期前,排出黄褐色稀粪或污水,盛食期发病则排软粪或污水;血液型脓病蚕不然软粪和稀粪,排出白液,壁虱病蚕排出的粪粒呈连珠状,白僵病蚕排污水;败血病蚕的粪粒不正形或稀粪。

              四、蚕粪与蚕病的传播

  病蚕的粪带有大量的病原物,很容易污染养蚕环境,传播蚕病,是主要的传染源之一。病蚕排出的粪,直接污染桑叶,健康的蚕儿吃了这样的桑叶后,很容易引起发病。蚕粪处理不好,粪内的病原物,随人畜、风、雨等扩散到桑园、周围环境、蚕室、蚕具上.
也会导致蚕病发生。因此,我们应妥善处理好蚕沙。除沙后,蚕沙不要随意堆放,要马上集中起来堆沤腐熟,才能施入桑园。堆沤蚕沙的凼,应离开蚕室较远的北方。

              五、一龄将眠蚕与蚕粪

  一龄将眠蚕的蚕体,很容易粘附蚕粪。因此,这种现象可作为判断蚕儿将眠的特征之一。当大部份蚕体粘附蚕粪时,说明蚕儿将要眠了,是加眠网的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