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种机械浸酸脱酸装置的改进

省农业厅蚕种冷库 张健生 朱登发

  省农业厅蚕种冷库是一九八一年投产的。其蚕种浸酸,是采用蒸汽加热缸浸酸,用手工操作来完成的。用蒸汽加热缸浸酸比传统的灶式浸酸虽然改进了一大步,但仍有不足之处:一是缸内液温不够稳定,浸上几笼就要调整一次缸内液温和缸外水温,不能连续作业,二是浸酸时.盐酸受热后加快了氯化氢气体的散发,污染环境,人在缸边操作,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另外当蚕种浸酸数量少时,成本高。
  一九八二年六月改成了筒式电热加温浸酸装置。用薄钢板作预热桶,桶外粘贴石棉粉作保温层.桶内装有电热管升温。在操作时,为了避免浸酸人员直接与热酸接触,利用扛杆原理,设制了一台浸酸支架。浸酸时浸酸支架下笼,摇笼和起笼,减轻了氯化氢气体对操作人员的直接危害。筒式电热加温浸酸装置,虽有改进,但仍不够理想,污染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工效提高不明显。
  一九八三年二月至五月,我们根据蚕种混酸、脱酸的工艺要求.自己设计,施工,初步建成了蚕种机械浸酸,脱酸装置。
  通过一九八三年夏、秋(早、中、晚)四期蚕种浸酸,脱酸处理,证明效果是理想的,完全达到了预定的要求。其主要优点是.

            一、浸酸池温度稳定,操作方便

  浸酸池是由内池、预热层和保温层组成的一个整体。内地盐酸液通过预热层的机械油温来传道。预热层装有电热自控装置。保温层采用泡膜塑料,外壳是硬塑料板结构。因而,油温温度自控得当,盐酸液温就较稳定,浸酸可以连续进行,不需调整温度和加补热浓盐酸。在浸酸中,记温、记时由操作台记录掌握,下笼、起笼由操作台发出指令而进行。整个工作有条不紊,安全可靠。

               二、工作示件好,无污染

  浸酸间装有引风装置、引风管道伸出屋面,浸酸池侧面边线装有呈喇叭口的塑料板罩,连接引风管。浸酸时,开动引风机,将所散发的氯化氢气体吸入喇叭罩经管道直接排出。操作人员进入侵酸间后无盐酸气味的感觉。另外,由于采用电热升温,机械浸酸,工作人员不需靠近侵酸池边操作,避免了氯化氢气体与身体的直接接触,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

            三、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

  机械浸酸、脱酸装置由电动葫芦和浸酸架等组成。用24号工字钢直跨浸酸池和脱酸池顶部,装上两台0.5吨的电动葫芦,一台供浸酸用,一台供脱酸用。浸酸、脱酸时,下笼起笼按动电钮就自行上下。摇笼和脱酸就利用行程开关,自行上下摇动。浸酸行程为200毫米左右,浸酸笼不会露出盐酸液面,脱酸行程为250毫米左右,上行时浸酸笼可露出水面,便于将盐酸脱尽。浸酸架是用10毫米厚的硬塑料板制成,既坚固又耐酸,不易损坏。浸酸架两种规格,一种可装四笼,一种可装三笼,根据浸种数量多少搭配使用。
  机械浸酸比手工浸酸提高工效三倍,节省劳力十二人。机械脱酸比手工操作提高工效四倍,节省劳力七人。采用机械浸酸脱酸不仅提高了工效,而且减轻了劳动强度,整个操作过程是按动电钮来完成的。
  蚕种生产环节多,技术性强。机械浸酸脱酸装置虽初步取得成效,但只是一次尝试,还需进一步地完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