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养 蚕 农 户 进 一 言

省棉麻烟茧公司  刘时荣

  农民栽桑养蚕,目的在于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在此特向养蚕户进一言:除了加强桑和蚕的培育管理,注意治虫防病和良桑饱食外,更要选用优良簇具,加强上簇管理,做好选茧出售,以优质、高产奇取较多的经济效益。
  国家的蚕茧收购价格,是本着优质优价的原则制订的,优质茧决不会吃亏,选茧出售也不会划不来。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特以两个养蚕户为例,对照我省现行茧价进行剖析:
  这两户是很有养蚕经验的养蚕户,每户各养蚕种5盒,产茧量同为400斤,干壳量都是9.6克。但甲户簇具和上簇管理好,选茧工作做得细致,上车茧率达95%,基本茧价每100斤202元,加解舒和匀净度等奖励,结算价210元,总收入751.3元(见表1),而乙户簇具和簇中管理差,上车茧率只80%,基本价每100斤181元,因解舒和印烂茧等降级,结算价170元,总收入623.3元(见表2),比甲户少收茧款128元.平均每100斤茧少25.6元。

 

 


  很显然,这种检验结果乙户很不服气,他认为自己养蚕有经验,蚕养得不错,产茧量与甲户一样,为什么会比甲户少100多元?于是他认真进行了选茧,结算价达到了每100斤。194元,总收入655.92元,比原收入多32.62元,但仍比甲户少95.38元。
  以上两例说明:养蚕既要争高产,更要夺优质。而蚕农提高茧质,主要在于选用折簇等优良簇具,注意适熟上簇,加强簇中管理,及时开门开窗和捉‘游山蚕”,采苗时烂茧与好茧分开,进行选茧出售,不卖毛脚苗和潮湿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