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蚕新品种芙蓉×湘晖性状简介

             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吴正中

  芙蓉×湘晖(正反交)是我所近几年育成的含有多化性血统的二化性夏秋蚕品种。具有体质强、抗高温、好饲养、龄期经过短、产量高、茧质好、丝量多、丝质优等特点。以芙蓉为母体的卵色灰绿,卵亮黄色,每克卵数1650粒左右,克蚁头数2155—2265头;以湘晖为母体的卵色灰紫,卵壳白色,每克卵数约1800粒,克蚁头数2300头左右。正反交孵化均齐一,正交蚁蚕较文静,反交蚁蚕逸散性较强。1-2龄均有密集性,各龄生长发育齐快;大蚕体型较粗壮,体色青白,白蚕,行动活泼,食桑旺盛,老熟齐一,营茧较快,大多在中上层结茧,簇中很少闲丝或平板丝;茧粒较大,茧型长椭圆微束腰,茧色洁白,缩皱中等。
  该品种通过1981-1983年连续三年的夏秋季实验室和全省多点生产鉴定,其虫蛹率均在95 %以上,茧层率21—23较,单茧丝长1000一1200米,解舒丝长700—1000米,纤度和净度均符合国家审定标准。早秋全龄经过18一19天,五龄经过5天半至6天。与目前全国夏秋蚕推广数量较多的东34×苏12品种相比,除发育经过和虫桶率相仿外,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显著超过,茧层率净高3一4%,茧丝长长150米以上,鲜茧出丝率高4%。与我省夏秋
蚕现行推广良种群芳×朝霞相比较,其虫蛹率高2一4%,每斤茧少27—32粒,产茧量高5
-18%,茧层率净高1%左右,担桑产值高8-14%;茧丝长长120米以上,鲜茧出丝率高
1一 2%。 1983年在进行定点生产鉴定的同时,早秋和中秋还在衡阳市及华容、澧县、常
德等三县试养6000多张,亦普遍反映良好,要求扩大推广。为了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优良性
状,技术处理要点注意如下:
  1.由于小蚕趋光性和密集性较强,在每次给桑前要注意做好匀座和扩座工作。
  2.大蚕食桑快,食性猛,特别是五龄盛食期食桑旺盛,要充分饱食良桑。
  3.熟蚕老熟较齐一,营茧快,要及时抬熟蚕上簇,上簇密度宜适当偏稀,以减少双宫
茧。
  4.浸酸标准:即时浸酸的温度115°F,盐酸比重1.075,时间以中系为母体的浸4分半钟,以日系为母体的浸5分钟;冷藏浸酸温度118°F,盐酸比重1.092,时间均为6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