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三泽民间 间:春蚕的发病减产,其原因多认为蚕期后的清理不彻底,请对其介绍一下。
答:在各蚕期结束后,蚕儿的病原体均被累积在蚕室及其周围,养蚕终了时则达到高峰。如任其放置,则成为来春蚕儿发病减产的基础,所以必须严格施行蚕期结束后的清理。
蚕室蚕具的清扫.消毒
一般养蚕开始前的清扫、消毒为常规作业,然而在蚕期结束后,往往认为养蚕结束了万事皆休。忽视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清理消毒的倾向。
在春蚕期,零星的发生蚕病减产的多。虽也有养蚕前消毒工作(饲育开始前的消毒等)但不彻底,多因蚕期结束后的消毒处理(去年养蚕结束后的清理)粗放疏忽,由遗漏的病原体传播引起。因而,病原飞散前的清扫、消毒,对保证来年春蚕的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蚕粪及尘埃、死蚕等要认真收集烧毁,彻底进行蚕定蚕具的洗净、消毒。
蚕粪、蚕沙、废条的处理
蚕粪及废条中多潜存病原,如堆放在蚕室周围,即使消毒彻底,也不能期待着良好的效果,望在清扫、消毒前整理结束.
蚕粪迅速搞完的方法,直接铺入桑园的行间,但来春通过收获荣桑及收获人员的鞋底沾带,病原亦会带入蚕室,尤其在严重发病欠收农户中,因污染程度高是非常危险的。并亦能助长叶螟、叶蝉等桑园害虫的发生,须引起注意。
为此,在上簇后蚕粪、废条要即刻搬运到堆肥场所,使其堆积腐熟,待杀死病原体后再施入桑园为好.
(董廷宣译自(日)《蚕丝科学和技术》
一九八五年十一期六十九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