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
王庄穆 蓖麻蚕(包括木著蚕等)生产在五十年代初期,生物学家朱洗先生曾大力提倡过,但至今还为数不多。主要是经济效益较低。也即蓖麻蚕茧的实用价值低于桑、柞蚕的下脚茧。而且蓖麻蚕茧丝染色亲和力差。以致蓖麻蚕茧的绢丝与用桑、柞蚕下脚茧为原料的桑、柞绢丝相比竞争力较差。但目前由手绢丝和用短丝混纺的混纺丝(下统称绢丝)用途扩大,而已发展前途广阔。因此,原有桑、柞绢丝的原料,即桑、柞下脚茧供应不足,而用许多可缫茧中的下茧混用,以致桑、柞绢丝成本也有所提高。如以蓖麻蚕茧为原料的绢丝,能同桑、柞下茧混用的绢丝成本基本相同,同时,质量也提高些,则发展蓖麻蚕茧是大有前途的。
一、长丝的发展是有一定限度的。
桑、柞蚕丝(长丝)虽有许多特殊微力。盛销不衰,但我们应该承认,长丝制品除适用于妇女衣裙和男、女内衣外,较难用于男、女外衣。因此,用途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世界上消费生丝量最大的国家——一日本的和服逐渐转同西服,生丝用量减少。从近百年来世界生丝产销历史看,最高年产量是1919年的6.03万吨,占纺织纤维产量的0.84%。最低是1945年,只0.54万吨,占0.09%。1979年至今,每年也只 5万吨上下(按国际丝协统计口径),占0.18%。我们在进行2000年的中国丝绸规划时,认为生丝的世界产销量在60000吨上下,这是一个合适的“世界型”的丝绸产销规模;也是近百年来生丝最高年产量。为此,我国发展蚕丝生产,也要适应这个“世界型”的产销规模。决不是可以无限制的扩大,因为丝绸主要是出口,出口必须适应“世界型”规模。也即在填补日本、南朝鲜等地区的减产部份外,再扩大一些。即我国2000年生丝产量比1987年增加25%上下为宜。
二、短丝的发展有着广阔前途。
随着一个接一个“丝绸热”的兴起,人们对丝绸越来越感兴趣。要求从原来的内衣消费扩大到男、女外衣上去。为此,绢丝及短丝与其他纤维混纺的混纺丝需要激增,供不应求。世界绢丝类的产销量,没有确切数据,如按我国长短丝8:2的习慢计算,世界绢丝类产量;不会小于15000吨。根据目前世界要货可能推算,世界绢丝(含棉球、棉条、混纺丝中的丝类等)产销量在30000吨上下也是可行的。因此,我们2000年的中国丝绸安排中,长丝只在1987年基础上增加25%,而绢丝要增加 2.6倍。这个安排所需的原料,原打算是利用桑蚕茧废丝和在可缫茧中选出干壳量8.4克及以下的干茧混用。如果蓖麻蚕茧有发展,而且也可能提高质量,则2000年发展到2000一5000吨绢丝所需的原料是最好不过的了。
三、发展蓖麻蚕必需的条件。
发展蓖麻蚕生产,同发展其他商品一样,物美价廉是商品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简单地说,如果一个商品的生产成本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这个商品就必然被淘汰。大家知道,我们丝绸生产成本,是高于我国人民的消费承受能力的,在很长时间内,始终采取国家补贴的方针。我国人民经济收入虽有提高,但丝绸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甚至还高于经济收入的部份。事实上,我国是如此,世界上任何国家也都是如此。在20年代曾占世界生丝产量四分之一时的法国和意大利,就是由于上列原因,蚕丝生产已经淘汰。曾独霸世界丝绸市场半个多世纪的日本,也由此正将被淘汰。还有南朝鲜也是如此。但我国蚕丝生产成本却低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因此,出口是有利的。如果按出口与内销7:3计算,由外销承担内销的补贴还有盈利。我们发展蓖麻蚕,也必须如此考虑。具体说:
1.蓖麻蚕绢丝(含绸及棉球等),必须有70%是出口;
2.内销30%,必须进行适当补贴;
8.蓖麻蚕绢丝的生产成本,基本上应同于用3/4桑废丝茧(含丝厂下脚茧)和1/4可缫茧中的下茧纺成的正常绢丝成本。特别是不能超出合理规定的换汇成本。
如能做到这些,则发展蓖麻蚕生产是有可靠基础的。当然,生产成本越低,质量越好,则在商品生产中就越有竞争性。这里说的生产成本低,丝毫不意味着去剥夺农民应有的利益,而是要依靠科学技术去创造效益。我们丝绸跨越动物和植物两个自然领域,一定要在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中,特别要在生物工程中有所突破。这样,我们还能避免意大利、法国和现在日本已经快将淘汰的命运。这也是我们蚕丝发源国应该担负起利用现代科学保护“纤维皇后”的任务。
在发展步骤中,首先要考虑有蓖麻(木薯)资源和有养蚕经验的地区。如广西有大量木薯叶,有制种能力,有绢纺生产设备,而且还有大量苧麻,可供混纺,等等。广西发展蓖麻蚕生产条件是很好的。广东、四川、山东等省也好。但条件本身是不会创造成就的,而是需要我们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去创造出成就来。当前的重点:要抓象广西这样有条件发展的地区,从实践中拿出对国家、地方、农民有利的发展效果来,争取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和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利于全面推广;发展的难点,是经济效益问题,一定是要千方百计提高产量、质量.降低成本,保证国家创汇有利;我们的突破点,是要请广西的农、工、贸部门密切合作,从发展蓖麻蚕,多创外汇收入出发,建议组成蓖麻蚕联合开发机构,有效地把蓖麻蚕发展起来。然后把发展经验推广全国,使蓖麻蚕绢丝在我国丝绸事业中成为一个有力的台柱。在发展蚕丝生产,扩大丝绸出口,丰富内销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新的贡献。 (在全国蓖麻蚕基地建设及科学开发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