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马桑蚕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

              涂秋明 符月秋 丁吉平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蚕桑站)

              一、马桑蚕生产的现状

  我站自1966年利用马桑叶饲养蓖麻蚕获得成功后,在全州迅速推广,1967年发展到7万多盒,产茧皮100多吨,以后由于销售渠道不通而停止生产。
  1986年全国蓖麻蚕学术讨论会在我州召开以来,马桑蚕生产开始有了恢复。在恢复发展过程中,得到农牧渔业部、省山区经济开发办、省农业厅、省丝绸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省蚕研所的具体指导。两年多来,我们主持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因陋就简建立了5个制种站,这些制种站既是种子供应站,又是技术指导站,同时又是收购站,初步形成产供销配套服务体系。
  近两年的恢复生产,取得较好的成效。如吉首市河溪镇农科村16户,1987年养蚕21盒,8月22日收蚁,9月17号上簇,共产茧皮30.84公斤,平均盒产1.47公斤,其中最高的盒产2.35公斤。永顺县抚字乡抚字村彭继成1987年6月份养原种2盒,产鲜茧44.5公斤,收入71.2元,该乡7月中旬27户饲养原种57盒,产鲜茧749.5公斤,平均每盒产鲜茧13.15公斤。桑植县桥子湾乡鸭儿池村陈再华养原蚕2盒,平均盒产鲜茧20公斤。全州各处多点试养均有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饲养马桑蚕投资少、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群众愿意饲养。今年以桑植、永顺、保靖为重点,加快恢复发展工作。全年养蚕16000盒,产茧皮10.5吨。

              二、马桑蚕生产的前景

  我州马桑蚕生产已有二十年历史,虽然已经过了几起几落,但生产实践证明,马桑蚕生产在我州仍存在巨大的生产潜力。
  1.我州发展马桑蚕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州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总面积21356平方公里,州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日照时数1300小时,无霜期270至290天。州内分为七个土类,其中石炭土面积为924.59万亩,紫色土面积328.07万亩,这两类土占全州土壤总面积的43.35%,这些土壤均适合马桑生长。
  我州总人口264.66万,耕地面积295.68万亩,人均1.1亩,农村劳力97.8万个,每个劳力负担耕地3.02亩,农村闲散劳力充足。
  我州饲养马桑蚕已有20多年的历史。群众有饲养习惯,早在1967年就成立了州马桑蚕试验站,在制种、饲养方面积累了一套比较成功的经验,在工作中培训了~批技术骨干,完全可以担负起全部马桑蚕生产的组织和技术管理工作。
  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马桑资源,充足的劳动力及可靠的技术基础,为我州发展马桑蚕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马桑蚕适合千家万户饲养。饲养马桑蚕投资少、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不需要栽桑,而是直接利用野生资源。除制种站需要一定的设备和经费外,农民养一盒只需要少量的蚕种、蚕药、蚕具费,养一批蚕只需要25天左右就可以获得收入。
  饲养马桑蚕设备简单,房屋和蚕具都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同时不与其它农作物争肥料,争土地。因为老、弱、妇、幼都可以养蚕,只要安排得好,也不与其它农事争劳力,因此群众容易接受,适合千家万户饲养。
  3.市场需要、产品畅销,没有后顾之忧。马桑蚕丝可与化纤、棉、麻混纺,国内外市场畅销。据有关资料介绍,一吨马桑蚕丝可换取相当一吨桑蚕厂丝的外币。由于近年来,国内蓖麻蚕生产基本停止,绢纺原料非常紧缺,各地争相收购,价格不断上涨,由以往的2元0.5公斤上升到5元0.5公斤,今年又上升到7至8元0.5公斤,目前还有上涨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穿着及装饰还会提出新的要求,马桑蚕丝的需要量会越来越大,市场广阔,不愁没有销路,要抓住时机,大上快上。
  4.有一定生产技术基础。全州有一定的技术力量,有从原原种饲养、生产原种,再繁殖普通种的制种体系。群众有多年的饲养经验。
  5.社会经济效益好。我州是个贫穷落后的山区,饲养马桑蚕是使我州尽快富裕起来,摆脱落后面貌的一项“短、平、快”项目。我州有马桑资源50多万亩,如果利用40%,也有20万亩,按每亩每年养一盒蚕,全年可饲养20万盒,每盒产茧皮1.75公斤,全年可产茧皮350吨,按目前 7元0.5公斤,养蚕户可收入490万百元,如果进行茧皮粗加工,每吨茧皮获利润6000元,这样全年可再增加收入210万元。
  蚕粪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年产350吨茧皮,每年可得干蚕粪1万吨,根据测定,蚕粪中含氮3.14%,含磷1.3%,含钾4.8%,1万吨干蚕粪相当于尿素682吨,按每吨550元计算,值37.51万元;过磷酸钙1625吨,按每吨300元计算,值48.75万元;氯化钾1600吨,按每吨560元计算,值89.6万元。合计可间接收入175.86万元。
  饲养马桑蚕,利用其附产物,开展综合利用,其经济效益更为显著。现在的马桑蚕茧只利用14%的茧皮,84%的蚕蛹没有利用。蚕蛹可以提取蛹油,20多种氨基酸,制成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蚕卵还是寄生蜂的最好寄主,可用以繁蜂来进行生物防治农、林害虫。
  蚕粪除直接用做肥料外,据有关资料介绍,还可提取糊状叶绿素、胡萝卜素、果胶、叶蛋白等多种用途甚广经济价值很高的物质。
  综上所述,饲养马桑蚕在我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马桑蚕本身又适合于家万户饲养,其产品不愁销路,直接经济效益好。如进行综合开发,经济效益将成倍增长。基于上述情况,我州已将马桑蚕生产列入开发项目。中央农业部、省农业厅等领导部门从资金、物资、技术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规划到1990年全州养蚕10万盒,产茧皮150吨,2000年将力争发展到年饲养15万盒,产茧皮225吨,以充分挖掘我州自然资源,为我州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