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湘晖』在广东养蚕制种情况的汇报

              广东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

  为了提高夏秋茧的产量和茧质,提高蚕农和丝绸工业的经济效益,广东省丝绸公司蚕桑部一九八五年从湖南引进2000盒芙蓉×湘晖,分别在英德、阳山两县饲养,群众对该品种反映较好;1986年引进200张原种进一步繁育推广。我部还将该品种列入农村品比种。翁源县丝绸公司大面积推广了该品种,1987年该县全年发蚕种 66752盒,其中芙蓉×湘晖为18618盒,占该县全年发种量的27.89%,1988年该县全年发种57065盒,其中芙蓉×湘晖为48281盒,占该县全年总发种量的84.6%。芙蓉×湘晖在翁源县已成为当家品种。现将该品种在我省试养试制情况汇报如下:
  一、饲养情况
  1.农村试养品比成绩:1986—1987年省蚕品比组分别在云浮、顺德、曲江、廉江品比点对芙蓉×湘晖试养,结果,其单盒种产值、担桑产值、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茧壳重均优于现行品种新九×7532,见表1

  2.芙蓉×湘晖大田饲养成绩:
  据统计,我省1988年饲养该品种约7万盒,占全年发种量的10.7%,饲养该品种较多的是翁源县4.8万盒,高州0.5万盒,化州0.5万盒。此外海康、遂溪、电白、罗定、云浮、阳春等县也有饲养。据各地蚕农反映,该品种孵化齐一、壳身重、单盒产量较高。韶关市反映,芙蓉×湘晖单盒产茧量达50一55斤,茂名平均单盒产茧40—50斤,湛江市单盒产茧平均达55斤。单盒产值较高,具有一定的增产性能,是一个产量较高,丝质较好的蚕品种。根据翁源县丝绸公司1987—1988年大面积饲养芙蓉×湘晖的结果,群众对该品种反映好,据调查成绩表明,芙蓉×湘晖在单盒产茧、单盒产值、茧壳重方面都优于现行品种新九×7532的成绩。见表 2

  二、芙蓉×湘晖制种情况
  根据石牌蚕种场和翁源蚕种场的反映,认为芙蓉×湘晖原蚕难养,不受精卵和后期死蛹多,担茧制种最低,1988年制种成绩见表3
  为了充分掌握芙蓉×湘晖的特性,提高该品种的担茧制种量,石牌蚕种场经过两年的试养试制,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制原种的成绩列表如下(见表4)

  从表4说明了芙蓉、湘晖原种虽然是难养,但经过两年的摸索,石牌蚕种场已初步掌握了该品种的性状特性,逐步提高了担茧制种量。从表4看出,1988年秋芙蓉的担茧制种量与1987年秋相比增加130张。1987年秋湘晖因养蚕失收,制不出原种,1988年秋制湘晖的担茧制种量达到363张,担茧制种量大大提高,成绩是显著的。关于提高芙蓉、湘晖的制种量和减少后期死蛹,两个蚕种场通过两年摸索,初步总结出提高该品种制种量的经验,他们的经验是:
  1.蚕期要防高温和干燥,稚蚕期要求80一82°F,壮蚕期要求75-78°F
  2.叶质要保持成熟、新鲜、防止给叶偏老偏嫩。
  3.桑园要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每造每亩施肥量以不超过30斤尿素为宜,以防止偏施氮肥,增加后期死蛹。
  4.削茧后的蚕蛹全部用1000倍的蚕用氯霉素液喷蛹体一次。
  5.簇中要保持簇室、簇具干燥,上簇室要保持通风,以防止僵蛹和后期死蛹的发生。
  6.适温适湿保护蛹体,蛹期最适温度是75°F,以不超过78°F为好。干湿差要求2一
4°F,防止接触高温,但也要防止过度干燥。
  三、芙蓉×湘晖的综合成绩:
  1987年翁源县翁远丝厂对芙蓉x湘晖和对照种新九×7532进行了缫丝调查,结果,芙蓉X湘晖比对照种一茧丝长增加115m,解舒率比对照种提高8.5%,缫析比对照种降低44斤,降低13.58%,见表5。

  四、我们的意见
  通过1986~1987年省蚕品种农村品比、各主产县饲养反映以及1987一1988年翁源县大面积饲养芙蓉×湘晖和缫丝成绩调查及石牌蚕种场原种制种成绩的表现调查,我们认为,在高温季节饲养芙蓉×湘晖一代杂交种具有孵化齐一、易养、单盒产茧茧、单盒产值均优于新九×7532;在丝质方面,芙蓉×湘晖的一茧处长,解舒率比对照种高,缫析比对照种低,受到广大蚕农和丝厂的欢迎。主要的问题是原蚕难养、制种难,繁殖系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