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吴桐银 在大蚕采叶时,可结合桑树伐条,将带叶的桑条剪下养蚕,即条桑养蚕。此法养蚕可提早桑树夏伐,促使桑树早发芽、早抽条,多长叶,提高夏秋季桑叶产量。用条桑养蚕不仅操作容易,方法简单,而且利于蚕儿觅食,残桑少,一般可节约用桑10%以上。又因不必采叶除沙,给桑次数少,所以可节省劳力50~60%,是既经济又科学的养蚕法。条桑养蚕的蚕座是立体形,在同一蚕座面积上可比普通育法多养蚕。通常一间宽3.3米、进深5.3米的房屋,可养四龄蚕2盒,养五龄蚕1盒蚕种。此外,条桑上的叶片新鲜不易萎凋,能确保蚕儿经常饱食。加上条桑育的蚕座架空,空隙多、通风换气良好,环境卫生,适宜大蚕生理,蚕体健康,有利于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
当前农村推广应用的条桑育有二种饲育形式:一种是地蚕条桑育。饲育场所宜选择地势高燥的泥地和通风良好的房屋。地蚕条桑育的蚕座大多采用畦条状放置,要求畦宽1.3~1.7米,放置长度可根据房屋大小而定。二畦间需留一条宽0.5~0.7米的操作通道。蚕儿下地前要进行彻底打扫,堵塞鼠洞、蚁穴。地面先用1%的漂白粉液消毒后,撒一层新鲜的石灰粉。并在四周撒上一薄层5%浓度的氯丹粉,以防蚂蚊为害。再根据蚕座大小铺上一层厚4~5厘米长的稻草作干燥隔离材料,然后将四龄或五龄饱食蚕移放在上面饲养。另一种是用竹、木或绳索搭成固定或活动式蚕台,每台搭2~8层,每层铺放芦帘或麻秆帘、竹帘、高粱秆帘,将蚕放在帘上进行蚕台条桑饲养。每层间隔0.7米左右,下层距离地面0.5米。蚕座宽1.7米,长3.3米,也可根据蚕室大小而定。两个蚕台间,应留1米宽的操作道。采用条桑养蚕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一、划片用叶准备在大蚕期采条桑的桑园应事先有计划地划片使用。宜选用节间密、发芽率高、枝条细直的桑品种。
二、严格分批为使蚕儿发育齐一,在眠起处理时要认真做好分批提育工作。做到不同批次的蚕,要严格分开下地,同一批饷食的蚕应放在一起,这样利于上簇处理。
三、剪条与贮桑剪条早晚都可进行,最好是在上午伐条,并做到随剪随运,下雨时一般不能伐条,以免影响桑树生理发育。条桑运回后,不堆积,及时将每捆条桑抖松,以防发热。要梢头向,整齐地竖放在贮桑室。如干燥时应用清水喷湿条桑,以保持桑叶新鲜。
四、给桑在给条桑前,首先要整理蚕座,使蚕座平整,蚕儿分布均匀。给桑时,桑条梢头和基部要交错相间排列直放,注意桑技粗细和桑叶稀密适当搭配。对个别弯曲的桑条要剪断,不要有时“直”给桑,有时“横”给桑,造成蚕座不平,影响蚕儿食桑不足。条桑养蚕一般每昼夜给桑3次。由于给桑次数少,用桑量应根据蚕儿的生长发育、桑叶的萎凋及蚕座残桑等情况灵活掌握。在蚕儿盛食期常常会发生给桑不足,应特别注意做好补给桑和匀桑工作。使蚕儿充分饱食、丝腺发达,提高茧量。
五、眠起处理及除沙从四龄开始给条桑,要经过一次眠起处理。在四龄催眠期出现个别眠蚕时,即应改给芽叶或片叶,等大部分蚕儿入眠后,撒上一层晒干切碎的短稻草秆(长4~5厘米)。再用芽叶将青蚕提出,另外饲养,以便适时饷食。饮食后最好除沙一次。五龄开始用条桑养蚕的一般不必除沙,若残桑堆积过多时,可适当抽掉蚕座下部的部分桑条。
以上室内大蚕条桑育技术,也适用于室外大蚕条桑育。如室前的林荫育、土坑育及棚架育等。室前养蚕空气流通,日中多高温干燥,条叶容易萎凋,可喂湿叶。给桑次数和间隔时间,应根据温湿度的变化而调整。对于蝇害可用灭蚕蝇500倍液添食或用300倍液喷蚕体。对于癞蛤模、老鼠、麻雀、蛇等敌害,一般可采用堵塞鼠洞、人工驱赶捕杀等措施。用防僵料及生石灰粉进行蚕体消毒,预防僵病和病毒病,还应防止蚕几农药中毒。
本文摘自“农业科技通讯”1989年第一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