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群马县蚕丝技术开发的方向

(日)山口孝根

      在日本群马县,养茧劳力趋向高龄化,妇女儿童化、兼业化。桑园面积和养蚕农户正在减少,蚕茧的生产条件恶化。但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的多样化、高级化,对绢丝的需要正在进一步扩大,山势不高地带的养蚕业是土地利用型农业的中心,大、中、小规模养蚕农户都在实行各俱特色的复合经营,因地制宜地发展蚕桑生产。
       从这一背景来看,适应茧价低落时代的生产技术开发,必须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桑叶收获、饲养、上簇、环境清理一条龙的机械化作业体系,而且期待在平坦山间地带的集中养蚕区中培养高产典型养蚕户,在山间地带培养适合地域自然条件的复合经营农户和特种苗生产基地,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今后需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在高产、稳定的桑树栽培技术中,进行养蚕和培桑分别管理的研究,采取经营基础的桑园成片化,委托别人管理,根据高性能桑叶收割机的技术开发和机械化桑叶收割的设定,确立桑树全年机械收获体系。一方面备置适应机械收获的桑品种,按照适应各地种植,适合多种用途的桑品种的选育目标,利用工艺生物学,建立优良桑品种的快速增殖技术。
       另外在桑园管理方面,制定用高效喷雾器进行除草防治病虫和利用天敌抵抗微生物等的综合防治方法。利用电子计算机综合诊断桑园的生产情况,高效省工施肥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效率稳产养蚕技术中,从采桑、饲育上簇、事后清洗消毒等,建立一整套高效率机械化作业体系,基本上实行机械、装置、设施的开发改良。为此,必须研究简易壮蚕饲育装置、长期贮桑技术、废条处理技术、省力上簇技术等。特别是上簇、把自然上簇作基本,以生理活性物质的利用,建立熟蚕发生管理,熟蚕分离的生产技术。再是,关于高质茧的稳定生产技术和蚕作安全技术,也要明确和环境的关系,利用尖端技术电子计算机进行病虫害发生预测予报的开发。
    培育优良蚕种和高效制种技术开发方面,培育适宜饲养机械化,具有抗逆性强和适应绢丝新用途的蚕品种。就蚕种制作技术来说,以提高生产为目标开发高效率的雌雄鉴别和省力采种技术,种蚕微立子病的简易诊断技术,作业省力蚕种保护技术及计划生产、全年生产技术等。
  在人工饲料和改进饲育技术稳定生产方面由于饲育期间延长,就要考虑最省力的饲养体系,建立饲料低成本,机械省力饲育技术。还有就饲料改善来说,计划3~4龄饲料,原蚕壮蚕饲料,天蚕饲料的改良、同时掌握其调整方法、长期保存方法、品质管理方法,作为省力饲料技术开发的内容。要明确蚕儿的发育和饲养环境,饲料调节和生体防御机能,从而进行省力饲养设施的开发,建立共同饲育和个人多回育高效率的饲育体系。
  在多用途原料茧的稳定生产技术开发上,继续开发多用途的新质生丝、建立高效率的适宜各自用途的茧的生产技术,为此确定特殊用途的蚕品种的选育和农户低成本的饲育技术体系。

              文土葵   译自(日)《蚕桑科学与技术》 赵卓 校对   
              1988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