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桑绿枝无挂钵扦插育菌技术总结

严 可 建
(浙江省常山县农业局)


     湖桑品种桑树绿枝扦插育苗是一项育苗新技术。其中绿枝无钵扦插是在春蚕期或早秋期(以春蚕期为好,易于当年育成合格苗)剪下桑绿枝作插穗,直接插手大田苗床上,通过覆盖塑料薄膜,喷水喷药,揭膜练苗等,促使插穗成活生根,然后移栽培育合格苗。
     我县从1986年开始,连续3年进行了该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插穗生根率均在85%以上,
如1986年春期,我县芳村镇陈水木户扦插1000穗,成活981穗,成活率98%;1988年春期,何新乡江文宣户扦插20000穗,成活17000多穗,成活率在85%以上;今年芳村镇林上华户,扦插30000穗,成活率达89%。总结该技术,它具有简便易行,扦插成活率高,育苗时间短,土地利用率高,成本低,并能保持桑树品种优良性状等优点,实践证明:湖桑绿枝无钵杆插育苗技术宜于蚕区推广使用。现将我们的春期做法总结如下:
     1.制作苗床 选择含水率适中、易排水、杂草较少的地块,土质一般田间粘土均可,以沙壤士为好,在5月中旬深翻作畦,畦宽1米左右,然后在畦上盖一层干净的细沙土,厚约7厘米,即成扦插苗床,如果畦上不盖砂土,则粘土应事先经杀菌药物消毒处理,以杀灭粘土中的病菌,防止插穗感染腐烂,消毒药物可用多菌灵或漂白粉等,苗床两侧沟要疏通,利于排水。
     2.搭凉棚 扦插前在苗床上搭好凉棚,避免阳光直射到苗床上,提高插穗的生根率,凉棚以竹木捧为架子,上面覆盖树枝禾草,据我们的经验:凉棚必须坚固高大,一防倒塌,二者利于操作。
     3.担务的剪取和扦插 在春蚕五龄期时,约5月下旬~6月上旬,结合伐条养蚕,选取健壮而芽完好的新梢,从基部开始剪取,每2个芽一段,上面芽留1/4叶子,下面芽去叶剪口平整,即成插稳,捎上部(约占梢长的1/4)较幼嫩不充实,愈合生根能力差,不用为好,插穗在扦插前要保湿。
     插穗扦火苗床细砂内,密度5×7厘米左右,每亩可插10万段以上,插穗与地面略成角 度插入,深约3一4厘米,留一芽一叶在外,叶片朝向一致,边插边喷水,之后即速覆盖无色薄膜(以地膜为好)薄膜盖成拱形状,为使插穗新鲜不干燥,扦插最好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
     4.扦插后的苗床管理 扦插后要做好:
     ①苗床保湿   每天早晚各揭膜喷水一次,喷湿苗床为度,不能太多,保持膜内温度95%以上,苗床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小雨天时,可揭膜淋雨,大雨时,薄膜要盖实,并注意畦沟排水。
     ②防腐烂   由于薄膜内温高湿大,穗条易发霉,因而要用多菌灵或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0.5%漂白粉液喷雾,每2天一次,可结合喷水时进行。
     ③控制膜内温度    桑树扦插愈合生根的较好温度为地温28℃左右,但6月份温度较高,阳光也烈。膜内难以维持在28℃左右,往往会超过30℃,影响插穗成活,为此要特别做好遮荫工作。尽量不使阳光直射到苗床,在膜内温度过高时,要揭膜散热,以降低膜内温度。
     苗床管理得好的,插穗在5~7天内即愈合长出新根;20天以后,新根可长至4厘米以 上。
     5.练苗和移栽    扦插一个月左右,要进行练苗,以让苗木适应大气候,提高移栽成活率,方法是先揭去薄膜,以后逐步揭去凉棚上的草枝。
     苗经一星期左右的练苗,就可移栽,移苗选择阴天、小雨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注意苗根不干燥不损伤,苗地以砂性土为好,非砂性土可采用细砂覆盖根,以减少根的损伤,提高苗成活率,移栽后及时浇水,移植前期如遇炎日高温可采用草衣覆盖保苗。
     苗木移栽成活后,必须加强苗地管理,使苗木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干旱时要进行灌水,分次追施肥料,由淡到浓,由少到多,并及时做好中耕、除草、排水和防治虫病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