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保军 唐汇清 李云楼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415500)
我所近年选育的杂交桑品种澧州3号(澧桑24×苗33),具有快速成林、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适合我省栽植的桑树新品种。为了满足各地扩桑和更新桑园的需要,我们从1989年开始着手进行提高这一杂交组合制种量技术的研究。通过研究表明,澧桑24与苗33制种园栽植的第二年每亩可采收种籽5公斤以上,第三年每亩可收获种籽10公斤以上,第四年可收种籽15公斤以上。同时,制种园的桑叶可以养蚕,提高了桑园的经济效益。
一、制种园的建立
(一)优质种苗的培育
在生产上,保证杂交桑种籽的纯度是很重要的,要保证种籽纯度,首先就要保证种苗纯一,由于母本澧桑24,既有雌雄异株,也有雌雄同殊的,根据这一花性特点,我们剪取纯雌花单株的接穗与父本苗33同时进行嫁接繁殖,可以有效的减少澧桑24的雄花单株,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壮苗,当年冬季移栽到制种园中。
(二)雌雄搭配比例
一代杂种是通过自然授粉而获得种籽,亲本的搭配比例直接影响单位面积的母本株数和枝条数,继而影响采种量,雄株栽植大少花粉量不足,授粉不良,空壳率高。我们分别进行了栽植密度及雌雄搭配比例的结实率调查,结果如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雌雄株比例67:33和85:15的授粉情况差异不大,结实率没有显著差异。从增加母本株、增加果枝的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制种园亩栽800株,雌雄株以85:15的比例搭配较适宜,父本栽植成梅花点状(见下图)。
(二)制外园的选择
首先制种园要选择土地肥沃,排灌方便,无外来花粉源的地方栽植,外来花粉源至少要远隔制种园五公里以上,以保证种籽纯度。要求制种园通风透光条件好,不渍水,以减少桑椹菌核病的为害。据试验,在遮光、透风性能比较差的制种园、桑椹菌核病的为害比较严重。1990年省蚕科所制种园,由于长期低温阴雨,加上四周红砖围墙,桑园四周又处在树荫下,结果导致了菌核病的大爆发,而临澧县制种基地地处比较开阔的田野,四周无障碍物,发病较少。
二、栽培技术
(一)、施肥
每年冬季亩施饼肥20O公斤,磷肥100公斤,春季桑芽萌动后,要施催芽肥,亩施尿素30公斤,钾肥20公斤,以增加着果率、结实率和千粒重。钾肥对制种量影响较大。1992年春,我门在同一丘块对施钾肥和不施钾肥的进行调查,结果施钾肥的比不施钾肥的增产19.6%,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钾肥对桑椹的结实率、千粒重影响较大。
(二)剪伐技术
定植时剪去主干的1/3以后,春季萌芽前定干,以后每年夏伐,夏伐后不要疏芽,任其生长芽自然生长,达到增加果枝的目的。根据调查,澧桑24不论枝条大小、长短都可着果。为了增加果枝,7、8月份对生长旺盛、粗壮的枝条摘芯处理.以增加侧枝数。据试验,摘芯与否对来年春季结果的影响比较大,搞芯的比不搞芯的单株着果率提高22.7%,采种量增加30%,见表3。摘芯可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在夏代后的生长芽长到卜一6片叶以
后,就可开始摘芯,由于澧桑24摘芯后侧技发生比较少,可在8月上旬进行补摘芯,即第二次摘芯。冬季不剪梢,父本苗33,由于上部易冻害,开花在枝干基部比较多,每次夏伐时要适当提高主干,以利于增加花粉量。
(三)花期去雄,采果及采叶
根据上述的方法繁殖的母本澧桑24,大约有5%左右的雌雄同花株,这些单株的雄花穗较少,且雄花难以开放,一般无花粉散出,如劳力充裕,在开花前用人工摘除雄花,有利保证种籽的纯度。桑果成熟以后要及时采摘桑果,成熟一批采摘一批,并尽快淘洗凉干,不采未成熟的桑果。母本园采叶的原则是:以制种为主,但不要浪费桑叶,栽植当年只适当饲养中秋蚕,从第2年起,每年可养春蚕和早秋中秋蚕三批,不养夏蚕和晚秋蚕,以增加枝条数和增加树体营养,达到蚕茧、桑籽双丰收。
(四)桑椹病害的防治
在制种园,特别是成林以后的制种园,桑椹菌核病的为害比较严重,根据我们调查,我省以桑椹小粒性菌核病为害严重,如不及时防治,可使80%以上桑椹感病。其防治方法是:
1、选择地势比较高,通风透光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作为制种园,以减少本病的为害。
2、在制种园内不间种大豆、蚕豆、萝卜、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以防相互感染
3、病区在3月上中旬,当地面有子实体抽生时,应及时中耕,将子实体深埋士中,以减少初次侵染源。
4、在初花期和盛花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乙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洒树冠,防治效果可
达90%以上。
三、体会
根据以上试验与研究,我们认为提高杂交桑制种量,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一代杂交桑母本园采用梅花点栽植父本,按85:15的比例栽植雌雄株,以亩栽植母本600一700株为宜。
(二)要选择在排灌比较方便、通风透光条件较好的地方作为制种园。
(三)由于澧桑24各部位枝条都可以结果,枝条的粗细、长短与结果率的关系不大,所以夏伐后不要疏芽,立秋前后摘芯,冬季不剪梢,以增加果枝数,提高制种量。
(四)要适当提高父本株主干,增加拳数,以利花粉的传播。
(五)增施磷钾肥,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六)及时喷药,防治小粒菌核病的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一次,对着枝干喷药、可有效地防治小粒菌核病的发生。
|